幸福安康
【文化中國行】
幸福安康
■ 涂龍
安康,名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它是秦嶺之南、巴山腳下、漢江之濱的一座小城。四周青山環繞,綠水悠悠,宛如鑲嵌在秦巴區域的一顆璀璨明珠。自古以來,這里因盛產沙金而得名“金州”,唐代宰相李吉甫在地理著作中寫道:“金州,秦頭楚尾,為一都會。”寥寥數語,便道出了安康的歷史厚重與地理要沖之勢。
安康的“十里八鄉”,各有各的風味,尤其是靠近牛蹄嶺戰斗遺址公園的牛嶺社區,因紅色旅游而別具一格。安康,這片經歷過硝煙彌漫的土地,曾是紅三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七十四師、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征北戰之地。如今,牛蹄嶺戰斗遺址公園靜靜矗立,講述著那段以少勝多的傳奇戰例。
穿城而過的漢江在這里柔和地拍打著岸畔,把寧靜與繁華交織,把古老的記憶與現代的脈動交融,孕育出一個既溫情又充滿生機的家園。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落在漢江的水面上時,整個城市像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光。江水微微蕩漾,映照著兩岸的綠樹和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
早市此時已人頭攢動,每一個攤位上,都擺滿了周邊搬遷戶自家菜園子里富余的鮮嫩蔬菜。為了讓城里人拿回去方便省事,農人把菜摘得干干凈凈,只需水一沖,便可下鍋。晨練的老人們最喜歡漫步到這里,時不時還與賣菜的農人攀談幾句,問問這菜是怎么種的,那花是怎么開的。
鄉村里的農人則戴上草帽,迎著初升的太陽,開始一天的辛勤勞作。碧綠的富硒茶園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套種在玉米地的魔芋葉肥莖壯,核桃樹枝頭果實累累,安康黑豬在山林間奔跑,清澈的河水里魚群游弋,也許是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農人開始隔著山澗唱起山歌。清脆悠揚的嗓音在微風中飄揚,把“安康富硒茶”“安康漢水魚”“安康林下豬”“安康核桃”——這些響亮的農副土特產名片,“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村中的婦人也沒閑著,她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寬敞的院壩里,或是在村口的樹蔭下,手中飛針走線,為即將出口的毛絨玩具縫制鞋帽和手套等小零件。過了晌午,她們又操起勺把,在自家院子里忙碌著烹制。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響,鐵鍋中的菜籽油滋滋冒著香氣,炊煙裊裊中,一道道安康特色菜肴的香氣在村巷間交織飄散。
“生態明珠”正以詩意的方式詮釋著安康文旅發展的新維度。山水間,游客品嘗魚宴、豆腐宴,體驗菜蔬本香的味道。那些駐足忘返的旅人,常擇一處青瓦白墻的民宿小住,推窗見山,關門聞香。當農耕文明與文旅經濟在此深度交融,沉睡的村落被游客的足音喚醒——綠水青山間的生態經濟已然綻放出璀璨光華。
夜晚的安康,霓虹閃爍,彩燈如夢。江面上,畫舫輕蕩,載著游客緩緩穿梭,船上有人彈唱漢調二黃,曲調悠揚,與江水輕柔的拍打聲融為一體,仿佛在輕訴著這片土地的故事。同一片星空下,鄉村的夜晚顯得寧靜而充滿溫情。鎮上的包村干部與幾位村干部圍坐在宿舍,討論著村莊未來的發展方向;院子里的駐村工作隊員,正忙著幫助農戶在手機上直播銷售農產品,看著屏幕中不斷增加的訂單,眼神中閃爍著對新生活的向往;村道兩旁,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三三兩兩在漫天繁星下絮語,話題從今年的稻花魚跳到城里孫子的月考成績。
安康人用雙手辛勤勞作,耕耘著屬于自己的幸福;他們用生態文明與青山綠水的慷慨饋贈對話,用行動傳承著古老的文化,更用愛溫暖著彼此的心田。幸福不在遠方,而是深藏于他們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流動在他們每一個樸實的笑容中。正是在這簡單而真實的生活中,安康人找到了最真切的幸福。他們以雙手和熱情,為這片豐饒的土地描繪著更加燦爛的未來畫卷。
幸福安康,安康幸福。
(作者系安康市漢濱區幫扶工作隊隊長)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