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軍分區堅持集采與集中支付相結合(下)
軍隊采購(上接7月10日2版)
王興會
廉政監管,促進集中采購廉潔從業
近年來,軍分區積極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從嚴治軍的要求,堅持采購工作和反腐倡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大力推行依法采購、規范采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
一是紀委全程監管,充分發揮紀委監控職能。通過制定物資采購紀委監督工作實施細則,規范了物資集中采購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機制。建立了防范機制,在采購全過程中布好了“四道防線”:合同審核防不細,采購人員防不廉,驗收標準防不嚴,價格審核防不實,確保了監督內容全覆蓋。二是全程公開透明。軍分區制定了硬性規定,對凡不涉屬軍隊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都要予以公開。并制訂實施了《物資采購業務公開實施細則》等文件,明確了公開項目、公開頻次和公開對象等,避免了人為的干擾和影響,增強了透明度。2011年上半年,軍分區準備投資1200余萬元新建民兵武器裝備倉庫,在襄陽晚報、漢江網上發布了招標公告,在全區會議上通報了建設單位報名、考察情況,對招投標過程進行全程錄像,并在全體人員大會上播放、接受監督。一家參與競標的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軍分區公開透明的競爭制度就像一堵防火墻,歪風吹不倒,邪風滲不進。”三是分段易人管理。2004年底,軍分區大膽提出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實行采購業務分段易人管理機制,把采購人員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由傳統的“一對一”變成了“多對一”,內有制約、外有監督,大大減少了違紀行為的發生機會。2009年,總部投入2700余萬元專項資金為干休所老干部住宅加裝電梯,軍分區把此次設備采購劃分為采購信息發布、供應商考察、招投標等5個階段,嚴格按照分段易人管理模式組織實施,避免了串標、圍標等腐敗現象的發生,實現了上級滿意、單位滿意、老干部滿意的預期目標,受到了總部、兩級軍區機關和干休所老干部的高度贊揚。同時,軍分區借鑒地方政府采購中心管理的有效辦法,實施采購人員輪崗制度,采購人員的輪崗每兩年進行一次,從組織制度上掃清了障礙。
軍民融合,提高物資應急采購能力
近年來,軍分區堅持以做好軍事斗爭物資采購保障準備為牽引,探索依托國民經濟動員體系的軍民融合式軍用物資應急采購保障機制,借助地方實物儲備充足與生產能力強的優勢,與襄陽市軍糧供應站、中石化等單位簽訂了應急物資采購協議,要求開通物資采購直通車,做到實物儲備定數量、定單位和定地點等,實現部隊物資保障全時供應,提升了軍分區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成昆、寶成鐵路受阻,襄渝線成為軍兵種部隊赴四川搶險救災的唯一通道。襄陽市軍地迅速啟動《應急物資采購預案》,根據過境救災部隊提供的應急物資采購目錄,迅速組織5輛集裝箱式貨車,從3個倉庫將6大類近50個品種的生活用品直接送到軍供站,共計保障過往軍列170趟5萬余過境官兵的飲食生活,幫助過境部隊采購救援物資32批次1萬多件(套),受到過境部隊官兵的高度贊揚,被省政府、省軍區、市政府通報表彰。2009年,濟南軍區、廣州軍區兩支部隊先后參加“跨越-2009”演習,途經襄陽地區,軍分區采取網絡保障、定點保障等一體化保障措施,為過境部隊提供了生活用品、油料及車輛裝備維修服務,確保他們過境順利。
近年來,由于軍分區堅持物資集中采購與集中支付相結合,采取分段易人管理模式,做到全程公開透明,形成了管理靠制度、業務按程序、采購求效益、辦事講原則的工作格局,先后組織了電梯設備、工程材料、訓練器材、辦公用品、公務用車、應急保障物資等各類物資招標與競價談判30余次,完成了30多個品種、近3000萬元的采購任務,節支率均達到10%以上,做到了質優價廉、服務及時,沒有出現任何違法違紀問題,尤其出色完成了抗擊冰雪災害和汶川抗震救災過境部隊、“跨越-09”過境部隊保障等應急采購任務,贏得過境部隊官兵和地方政府的廣泛好評。(作者單位:廣州軍區襄陽軍分區后勤部)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