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操控暗藏風險 智能汽車安全誰來守護
【視點】
遠程操控暗藏風險 智能汽車安全誰來守護
■ 付娟
最近,一則汽車新聞讓許多車主感到后怕: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一輛奔馳車在高速行駛中突然失控,多次被遠程熄火,而罪魁禍首竟是前車主。這起事件的爆出,直接將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回溯事件經過,2023年10月,賴某買了一輛奔馳越野車,隨后因債務問題將車抵押并最終轉售給林某。賴某賣車后心有不甘,于2025年元旦清晨通過定位找到車輛,遙控啟動后讓代駕司機將車開走。當林某發現車輛被盜,通過定位找回后,就開車回家。在林某駕駛過程中,賴某多次遠程操控車輛,使車輛熄火,當時林某正行駛在車流密集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上,無法正常操控車輛,嚴重危及公共安全。
智能汽車本應是科技出行的碩果。遠程啟動、熄火、定位等功能,讓駕駛變得更加方便與智能。但這起案件,揭開了智能汽車光鮮外表下暗藏的安全隱患。在車輛轉手時,原車主賬號未及時注銷,使本為便利設計的遠程控制功能,成為壞人干壞事的工具。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豪華車及新能源車都配備了遠程控制功能,然而在二手車交易中,原車主注銷賬號的卻很少,這無疑為類似悲劇的重演埋下了“定時炸彈”。
因賴某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還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龍崗法院依法對其作出數罪并罰的判決,彰顯了法律的威嚴與公正。但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相關法律法規亟待進一步完善與細化。智能汽車的權限管理在現行法律體系中還存在諸多空白,二手車交易中的數字資產交割缺乏明確規范,遇到此類新型犯罪時,可能面臨法律適用的困境。法律界人士呼吁盡快填補這些空白,明確車企、車主、二手車商在車輛轉手時的數字資產交割義務,讓法律在智能汽車時代也能維護好各方權益。
這一事件也提醒智能汽車用戶增強安全意識。在購買二手車時,除了辦好常規手續,一定要求商家或賣家現場解除所有遠程控制權限,并在品牌官方平臺完成賬號過戶,萬不可因為一時疏忽留下安全隱患。在日常使用中,一旦發現車輛出現異常熄火等情況,立即在安全情況下切斷車載電源并迅速報警,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車企作為智能汽車的生產者與技術提供者,更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應參照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標準,對遠程控制加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安全鎖”。另一方面,建立“車輛過戶自動注銷原賬號” 等技術支持,從源頭上杜絕原車主賣車后還能操控的風險。奔馳在此次事件后宣布將升級其車聯網系統,增加“過戶強制解綁原賬號”功能,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整個汽車行業都應以此為契機,全面審視并提升智能汽車的安全防護水平。
奔馳車高速失控絕不是孤立的個例,而是智能汽車安全問題的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在享受智能汽車帶來的便捷時,絕不能忽略安全“紅線”。只有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法律與技術雙管齊下,才能為智能汽車加上牢固的“安全鎖”,讓每一次出行真正安心無憂。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