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秧的苦樂
【人間煙火】
栽秧的苦樂
■ 趙啟喜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偶然在朋友圈中看到家鄉農人在籌劃一場栽秧體驗賽,我的內心泛起陣陣漣漪,那些久違的農諺、農具與農時,突然從記憶的泥淖中蘇醒。
還記得小時候,每當夏日的陽光漸漸變得熱烈起來,地里的麥浪翻滾成一片金黃。父親就會牽著黃牛下田,犁開沉睡的泥土。他的動作干脆利索,吆喝鏗鏘有力,劃破了田野的沉寂。黃牛則低垂著頭,鐵蹄陷進軟泥,渾濁的泥水泛出一道道波浪向后蕩開。三三兩兩的鷺鷥、白鷂穿梭在田間啄食鳴叫,繪出一幅犁耙水響的山水畫。
鄉間四五月份,一丘又一丘橙黃色的油菜、小麥正被收割,一梯梯的旱田正被河流灌溉滋潤,一片又一片青嫩的秧苗在茁壯成長。“田等秧,谷滿倉;秧等田,過荒年。”水田整飭好了,栽秧就要跟上來。
插秧前,還有一道準備工序要做,那就是拔秧苗。這可是個細活難活:弓腰探入秧田,須得抓住秧苗的根部,猛發力才能將它連根拔出。而拔出后的秧苗往往吊著一大坨泥巴,此時還得就著田水“啪啪”拍打,把黏附在根上的泥巴洗凈,然后用稻稈綁好,一個秧苗團才算完成。
栽秧時,左右手須得密切配合,左手負責捻秧,右手接過秧苗后,拇指、食指、中指并攏,捏住秧的根部直插入泥。還記得我上小學二年級,第一次隨母親下田栽秧,動作笨拙不說,手臂還被蚊蟲叮了好幾個包,腿踝上也被螞蟥吸得紅腫。我心里暗暗叫苦,好幾次想找機會溜之大吉。母親看出我的心思,邊栽秧邊給我打氣說,栽秧是重活,累人呢,腰酸背疼、腿軟腳麻都是難免的,要咬緊牙關、凝神定氣地挺著,想偷懶退縮就打敗仗了。
芒種前后,碰上雨水不調順的年景,白天下了雨,泥田泡水深淺合適了,栽秧就要爭分奪秒。晚上,田坎上插著一束束火把,男女老少齊上陣。大人小孩都高挽起褲袖,分組下到各個田塊,呈雁字形列陣,彎曲腰身,倒退著開始栽秧。夜色里,蛙們叫個不休,像是要把田壟喊塌了。昆蟲的鳴唱不絕于耳,月光照在水田猶如一面銀鏡,泥田帶著絲絲涼意,遠近的田際只聽見手點秧落、水花飛濺的聲音。月落西下,勞作的人們個個精神抖擻,你趕我超。待到天亮,我們望著滿畈披綠,心里甜滋滋的,像喝了美酒一般。
如今,離開了田間地頭,栽秧的苦樂已成為最深刻的記憶。可每當春風掠過麥浪,那些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那些此消彼長的歡笑聲,便又在心間蕩開波紋,讓那如火如荼的勞動光景,永遠鮮活如初。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