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奏響優化政采營商環境“最強音”
賀州奏響優化政采營商環境“最強音”
本報訊 記者袁瑞娟 通訊員邱華錦報道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財政局緊扣目標謀落實、瞄準堵點求突破、把握時勢抓創新,采取上下聯動,同向發力,奏響優化政采營商環境“最強音”。
在建立政策制度新體系方面,賀州市財政局學習外地先進的經驗做法。注重抓好學習交流成果轉化,構建起“1+4+N”的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政策體系。“1”是制定《賀州市財政局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一份統領性文件;“4”是分別針對采購人、供應商、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等4類政府采購當事人逐步完善管理制度;“N”是指創新推動實施N項政采工作出成效,如在市本級、平桂區成功推行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項目,成功簽訂首個在線電子采購合同,在全市所有縣區全覆蓋實現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的預算關聯,并已完成首筆線上支付試點項目。此外,還在全市建立政府采購專員制度,在全市首推采購人“信用承諾+零容忍制度”等多項政策制度。
在探索“數字賦能”新模式方面,賀州市財政局采取多項措施,一是從“線下”到“線上”,賀州市率先于2022年底實現框架協議采購全流程電子化,開創了全流程電子化框架協議采購的先例,目前該市已完成車輛維修、會議場所等14個框架協議電子化采購項目。二是從“無痕”到“留痕”,推進社會代理機構可視化場地建設,推行社會代理機構、業主代表、評審專家評標室的物理隔離,實現社會代理機構監督管理數據的智能存檔,后臺監督有據可查。三是從“本地”到“異地”,不斷拓展遠程異地評標的“邊界”,全市常態化實現遠程異地評審項目480個,從跨地市到跨省份,完成了首個跨省的政府采購遠程異地評標主場項目。四是從“源頭”到“末梢”。賀州市率先打通從采購預算到國庫支付的管理通道,實現了政府采購項目的全閉環管理。五是從“現金”到“保函”,賀州市推行電子保函助企“輕裝上陣”,降低企業交易性成本,今年全市已成功實施電子保函19筆。
在優化政采發展“軟環境”方面,賀州市巧用“加減乘除”法。在惠企政策上做“加法”,提高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比例,充分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23年賀州市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授予比例達95.2%,今年的授予比例目前已達93.4%。在監管流程上做“減法”。首推零成本投標,鼓勵推行電子保函,不收取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等。推行供應商資格信用承諾制,以一紙承諾函代替6個方面證明文件。在工作創新上做“乘法”。開展線上“政采貸”,與多家銀行簽訂“政采貸”合作協議。2023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向中小微企業發放“政采貸”貸款金額達2200多萬元。在涉企問題上做“除法”。結合“12345熱線”開通政府采購處理專線,積極聽取市場主體意見建議,建立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
在筑牢政采發展“硬保障”方面,賀州市抓好“廉潔采購”。率先在市本級引入法律專業團隊處理政府采購投訴案件,構建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政府采購監管模式,指導縣區參照市本級做法,處理好政府采購處理投訴案件。同時,進一步擴大網上辦理和電子化交易的覆蓋面,推進“智慧交易”,目前賀州市在廣西政府采購云平臺實現政府采購“不見面”辦理,及時發布意向公告、中標公告、企業不良行為和違法失信等五大類近20項信息,有效堵塞了圍標串標漏洞。此外,賀州市還強化財政、審計、紀委等多部門聯動,同向發力,開展聯合執法、辦案,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實現互聯互通。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