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手”(CCUS)助力東營向“綠”前行
“碳捕手”(CCUS)助力東營向“綠”前行
東營日報
站在勝利油田萊113區塊的高點,遠望四周,水波蕩漾,白鷺翩翩,處處展現著自然生態之美。收回視線,兩個五六米高且可儲存100噸二氧化碳的專用儲氣罐橫置于這生態美景之中,講述著東營在向“綠”前行中的發展之美。生態之美與發展之美,無聲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里便是中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工程所在地。
CCUS全稱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又被稱為“碳捕手”,是指把二氧化碳從工業、能源生產等排放源或空氣中捕集分離,并輸送到適宜的場地加以利用或封存,最終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包括捕集、輸送、利用及封存多個環節。這種技術在“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中發揮了吃“碳”吐“油”的作用——把工業生產等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純,再注入到地層以下,使其與原油處于高壓混相的狀態,提高原油的流動性,從而提高原油的產量。實現石油增產和碳減排的“雙贏”。
我市牢牢抓住“碳”機遇,立足自身優勢,做好“碳”文章。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實現了從排碳到減碳再到用碳的跨越。建成國內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工程并成功投產,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相當于每年植樹近900萬棵,有力推動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如何注入地下封存、實現減排,還能成為增產石油的“香餑餑”?這是擺在東營市和勝利油田面前的同一張答卷。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油地雙方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并出臺《關于推進油地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聯合推進項目用地審批、手續辦理、協調服務等事項,保障項目高效建設。
雙方加強產業規劃布局頂層設計,協同推進城市規劃與油田開發、驅油增產與減排降碳,編制全國首個地方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發展規劃,納入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合理布局預留空間保障,引導產業規范有序發展。成立了政府、油田、院所和企業多方在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全產業鏈發展聯盟”,讓產業鏈合作單位對接更精準,溝通更順暢,合作更深入。
油地雙方同下“一盤棋”,奏響“協奏曲”。2022年,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正式注氣運行。該工程配套建成的我國首條百公里級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填補了國內大排量、長距離管道輸送二氧化碳技術空白,年可輸送二氧化碳170萬噸。勝利發電廠百萬噸級CCUS項目建設和東營煉化企業百萬噸碳捕集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到2035年,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注入規模將達到千萬噸級,減碳量達到全市碳排放量的20%。CUSS全產業鏈條羽翼漸豐。
為讓CUSS產業鏈條更強健、韌性更足,我市從產業配套、融資支持、科研平臺三方面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建立起促進產業鏈發展的多維度保障體系。打造以勝利油田勝機石油裝備有限公司為核心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配套設備制造基地,推動二氧化碳驅井筒工藝及集油處理裝備項目落地投產;累計發放碳排放權抵押貸款和熱能特種經營權抵押貸款5000萬元、低碳轉型貸款3億元;推動勝利油田與中石化碳產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驅油區塊,合作開展碳資產開發、管理、交易等業務;建成中石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建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碳中和聯合研究院,引進“雙碳”方向中科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研究生87人,打造“雙碳”領域高端人才聚集地,為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東營打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這無疑為東營綠色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我市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創新工作發展模式,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建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爭做“碳路”先鋒,繪就新時代綠色發展的新畫卷,為實現“雙碳”目標書寫東營篇章。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